研究人員
“一個單詞都沒有改變”,首爾大學AI團隊抄襲震動韓國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環(huán)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靜】據(jù)韓國SBS電視臺25日報道,韓國頂級學府首爾大學人工智能(AI)研究團隊23日在全球頂級學術會議(CVPR)上展示了研究成果,但被…
廢棄生物質制成新型類PET塑料
擺脫化石燃料和避免塑料在環(huán)境中堆積是應對氣候變化挑戰(zhàn)的關鍵。近日,在瑞士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基礎科學學院杰里米·盧特巴赫教授的領導下,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一種類似于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
量子通信加密技術 量子加密研究新突破:新安全協(xié)議確保與“對的人”通信
來源:科技日報 量子加密研究新突破 新安全協(xié)議確保與“對的人”通信 科技日報北京5月4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近20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解開如何安全地確定一個人的地理…
中科院海洋所破譯首個深海甲殼動物(深海水虱)基因組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李富花研究員課題組和李新正研究員課題組合作破譯了國際上首個深海甲殼動物——深海水虱(Bathynomus jamesi)的基因組,并揭示了深海水虱體型巨大化和深?!?/p>
胚胎單細胞圖譜揭示“細胞類型大爆發(fā)”的特征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158-y 原腸胚形成階段(Gastrulation)是奠定胚胎身體規(guī)劃并伴隨“細胞類型大…
未來養(yǎng)豬可能不再依賴種豬進口,一種全自動人工克隆技術已經(jīng)出現(xiàn)
人工智能融入克隆過程是中國南開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新成就。一種完全自動化的方法可以減少人工克隆的錯誤數(shù)量,并使研究人員擺脫繁重和繁重的任務。最近7只小豬在沒有任何人類干預的情況下出…
吹口氣也能解鎖手機?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張佳欣 指紋和虹膜掃描這樣的生物認證過去總是會出現(xiàn)在影片中。但這些技術的使用范圍早已擴大,指紋驗證和面部識別已在智能手機上司空見慣?,F(xiàn)在,生物識別安全工具包又增添…
單腿站立10秒鐘 能活得更長嗎?
2022年6月22日,星期三 單腿站立10秒鐘,實際比你想象的要難。里約熱內(nèi)盧運動醫(yī)學診所的Claudio Araujo博士領導了這項研究。 這項新的研究可預測,你未來十年內(nèi)死亡與…
石墨烯“電子貼膜”能連續(xù)穩(wěn)定監(jiān)測血壓
科技日報北京6月22日電(記者劉霞)據(jù)物理學家組織網(wǎng)21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開發(fā)出一種像文身似的“電子貼膜”,被稱為“電子文身”,可以舒適地佩戴在手腕上數(shù)小時,連續(xù)不間斷…
黑暗中的閃爍:科學家構建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的最精確模型
外觀可能具有欺騙性。白熾燈泡的光看起來很穩(wěn)定,但實際上它每秒閃爍120次。因為大腦只感知它所接收到的信息的平均值,這種閃爍是模糊的,對持續(xù)照明的感知只是一種幻覺。雖然光線無法逃離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