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熱火與馬刺的總決賽,是NBA歷史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總決賽之一,當年雷阿倫在G6最后時刻的絕命三分,價值千萬,這記三分不僅讓熱火有機會打贏加時賽,更使得熱火在搶七中擊敗馬刺,奪得總冠軍。
那么在G6的最后時刻,波什搶下前場籃板后,為什么無視了末節(jié)11投7中高效砍下16分的詹姆斯,而是交給了5投1中的雷阿倫呢?特別是雷阿倫在第六場比賽投出絕平球之前,他的三分是6中0。
將時間線推移到那一年的總決賽第6場比賽,還剩28秒時,熱火落后5分,在一個進攻回合當中,詹姆斯出手三分不中,米勒拿到籃板球,快速傳給詹姆斯,詹姆斯堅決果斷出手,這一次不負眾望,球穩(wěn)穩(wěn)落入籃筐中,還差2分。
波波維奇換下鄧肯,讓迪奧上場,目的是牽制住對方的三分球,果然收效,詹姆斯沒能再次續(xù)上三分球,但由于缺少內線屏障,后場籃板被波什拿下并傳給雷阿倫,后者命中3分,熱火士氣大振,加時賽熱火隊萬眾一心,最終贏下比賽,在之后的搶七大戰(zhàn)中,熱火隊也是最終奪冠。但在第4節(jié),詹姆斯的效率是很高的,為何波什選擇無視他將球傳給手感冰涼的雷阿倫呢?
當時波什有三種選擇,一是傳給身后三分線外的詹姆斯,二是傳給左側底角的查爾莫斯,三是傳給右側的雷阿倫。在這種關鍵時刻傳給查爾莫斯應該不靠譜,轉頭傳給詹姆斯的路線有重兵把守,只有防守雷阿倫的吉諾比利摔倒在地,相當于雷阿倫此時是無人防守的狀態(tài),面對一個歷史級別的三分射手,即使再鐵你也沒有理由不相信他,何況他還處于空位。
其實問題是波什也沒有空想那么多,拼命搶下籃板后,面對馬刺籃下一大堆人,波什第一反應就是把球傳出去,讓隊友去進攻,而雷阿倫剛好就在他的視野范圍內,防守他的馬刺球員也不多,波什就順勢傳球,而且以波什的傳球視野及能力,他也做不到拼下籃板后第一時間找到空位的詹姆斯及另一位隊友。
畢竟前面一堆馬刺球員遮擋視野,想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雷阿倫作為傳奇射手,哪怕前面命中不高,在最關鍵的時候依然不負眾望把球投進,不得不說波什這一傳有一定的運氣成分,恰好把球給到成功率最高的那位球員,就算當時波什真能把球傳給完全空位的詹姆斯和另一位隊友,估計也沒雷阿倫成功率高,當然給到詹姆斯,也不見得投不中,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但不管怎么說,雷阿倫那記改變聯盟格局的三分球都拯救了老詹,那時候的聯盟格局非常微妙,喬丹傳人科比從如日中天到略顯疲態(tài)即將迎來暮年,綠軍三巨頭叱剎風云多年,把年輕的老詹摁在東部欺負多年也終于輸給了時間,這時候同樣是巔峰卻也略微年邁的鐵血馬刺對于統(tǒng)治聯盟之事那是虎視眈眈,后起之秀雷霆三少已經初露鋒芒,大有后浪一舉推前浪之勢。
而老詹自己,苦熬了八九年,從天之驕子到一步步打下了無數個人榮譽,但總冠軍之路上還是攔著前面這些個妖魔鬼怪,這時候如果不能一舉跨過這個鐵血馬刺,基本上大有可能從此跌落神壇,一蹶不振。這把輸了,基本上會一輩子給鄧肯壓在身下,更別說超越科比,還有可能雷霆三少直接崛起超過自己。
贏了,從此突破心魔,一路披荊斬棘自不在話下。后來的故事我們也知道了,雷霆三少被自己親手打散,馬刺也逐漸真正老去,綠軍從此被自己摁在東部出不去,科比退役那個賽季后,戰(zhàn)勝73勝勇士,從此成為籃球界獨角獸,再無人可爭鋒芒,此后唯一的目標就是超越那個籃球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