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涌現(xiàn)了一批港產(chǎn)溫情之作,但幾乎部部在國內(nèi)上映都票房撲街。
由余文樂、曾志偉、金燕玲主演的《一念無明》算是知名度較高的一部,但雖然口碑好到爆,票房也只有940萬元。
由性感美女周秀娜超常發(fā)揮的《29+1》,每一位徘徊在30歲左右的人都值得細細品味的電影,票房僅收入156萬元。
不過,最可憐的是莫過于這部港產(chǎn)片,于10月13日在國內(nèi)上映,累計票房卻最終只拿下34萬元。
哎呀,我的媽呀,這部香港電影實在太可憐了,而這部電影名就叫《我的媽呀》。
這部電影在香港上映是叫《大手牽小手》,在國內(nèi)上映改成了《我的媽呀》,光看片名完全有爛的感覺,而且還會以為是部搞笑片。
當然,《我的媽呀》的確也有不少的喜劇元素,但總的來看,這部電影實在太催淚了,剛開始還好,故事越到后面,越是讓人感動,最后看到飆淚。
《我的媽呀》的故事圍繞一對母子的關(guān)系而展開,采用過去和現(xiàn)在交叉講述的方式,緩緩道出了歷經(jīng)坎坷的母子情。
小時候,媽媽李好是小年的唯一依靠,兩人從香港回到馬來西亞的鄉(xiāng)下,住在外公家。
小年基本是在媽媽的謊言中長大的,比如騙他老板心情不好就會咬小朋友的手指頭,還有不吃多點菜會掉牙的,公公的牙齒中有一顆是粉紅色的。
這些都不是小年最擔心的,他最擔心的是媽媽會拋棄他,會找一個借口離開,于是每天都粘著媽媽,可媽媽終究還是離開了,而且一離開就是十幾年。
十幾年過去了,媽媽終于回來,而此時小年已經(jīng)長大,相處不久后,小年就考到了香港的大學,還拿了獎學金,兩人又再度分開。
曾經(jīng)的小年是那么喜歡媽媽,可隨著歲月的流逝,兩人雖然相處的時間不多,卻一直在斗氣。
因為撫養(yǎng)小年長大的姨媽去世,他回到了馬來西亞,見到了媽媽,而此時的媽媽早已白發(fā)蒼蒼,還總是疑神疑鬼,說牛頭馬面要過來帶她走。
原本計劃只是參加姨媽葬禮的小年并沒有打算把媽媽接到香港,而是計劃將她送進養(yǎng)老院,究竟會怎樣還是看電影吧。
《我的媽呀》細節(jié)處理不錯,是情感細膩的體現(xiàn)。小時候媽媽的大手牽著他的小手,媽媽老了之后他的大手牽著媽媽的小手。
小時候,媽媽騙他說很快就會回來看他,可她一走就是十幾年,而長大之后,小年將媽媽送進養(yǎng)老院后在離開之時也是說很快就會回來接她。
小時候,媽媽總是喜歡把自己的祈愿符放到高高的屋檐上,希望觀音菩薩第一個看到,長大了之后,媽媽還是如此,而當小年意外看到媽媽祈愿的內(nèi)容之后,里面的每一個內(nèi)容都是為小年祈的愿。
小時候,小年做了一個愿望本,讓媽媽寫自己的愿望,等長大了幫她實現(xiàn),長大之后,小年是否會幫媽媽一一實現(xiàn)呢?
另外,《我的媽呀》的情感節(jié)奏控制也不錯,隨著劇情的推進而逐漸增強情感,引爆淚點,特別是在后半部揭曉了媽媽離開的真相后,情感開始全面發(fā)力,讓人看到淚奔。
可惜,這么一部溫情佳作在國內(nèi)的票房只有34萬元,實在讓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