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最新樓市數據出來了,從整體上來看,數據都在下降,其中變化最明顯的就是二線城市,環(huán)比下跌了45.8%,同時下降了44.7%。當然一線城市的日子也很不好過,平均下跌了12.9%。這些數據是公開的。至于二三線城市,70%的城市成交都在下跌,其中蘇州跌得最多。
對樓市,其實不少人都是悲觀的,但也有一些地產大佬對樓市充滿了信心。比如萬科,在一次演講中表示,下半年樓市觸底,未來整個地產市場會慢慢回暖。
但從7月份的數據來看,已經讓不少地方地產人絕望了,誰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黎明前,見到造成的陽光。從7月份的土地供應量來看,其實在環(huán)比下滑,住宅成交額減少了30%,但住宅溢價則在微漲。
從這些數據,能夠明顯地看到買房人很猶豫,不敢買房,手里的資金有限。同時開發(fā)商日子同樣難過,除了央企或者央企背景的開發(fā)商之外,不少開發(fā)商日子不好過,房子賣不掉,只能坐等被并購或者賣掉。
最近央行召開了2022年的工作會議,分析當下的金融形勢,并對下半年的工作做了部署,這其中也有很多人關心的地產,其中簡單來說就是,因城施策,趕緊自救。
那么為什么自救呢?因此樓市真的不好。自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人們買房熱情不再,以前買房能翻身致富,現在買房有可能會破產。房子改變了人們的態(tài)度,甚至有些城市出現了“恐慌式”的賣房。
根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50個城市的二手房掛牌量增加,比如蘇州、沈陽、長春等城市增速超過100%,濟南、太原、南通等城市二手房掛牌量增速在50%-100%。
具體來說,比如成都,目前二手房對外公布的房源有16萬套,對比7月增加了13471套。
因此有人說,在樓市火熱的時候人們是“恐慌式”去搶房,現在樓市不確定性增加,樓市開始出現“恐慌式”的賣房。但就目前的樓市來看,現在是“恐慌性賣房”。
此外,當下的樓市三個消息,這已經對下半年的樓市定調了。
1、人口進入負增長階段。
人口負增長,這不是簡單地說說,根據最新預測,最快今年人口會進入負增長階段。這是在7月30號,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蔡昉說明的,并且這是周期性的趨勢,這會對未來的發(fā)展帶來沖擊。
同時人們的生育觀念也在發(fā)生改變,尤其是一些女性朋友,幾乎和男性一樣工作,一旦結婚生子,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會會受到影響,比如辭退、降職等,因此導致很多人不敢生孩,更不敢結婚。
2、買房延期交房,質量差,有爛尾風險。
現在開發(fā)商的房子難賣,但有難融到錢,以前借錢高價的拿地,成本非常高,導致開發(fā)商成本劇增,對他們來說能不能按時交房都是問題,當然一些實力強的開發(fā)商會完成交房,但也會出現減配。至于一些小開發(fā)商,極有可能會直接跑路,出現爛尾房,買房人會人房兩空。
3、持房成本增加,收益下降。
一方面房東稅準備落地,此外各種物業(yè)費等也在增加,加上月供,這會讓買房人收益越來越低,不少房東都在支撐,如果出現財務危機,那么很有可能房子被拍賣。從現在樓市的種種跡象表明,未來樓市回暖很難,當然房價也不會大跌,穩(wěn)定是趨勢。
從上述三個方面應該能明白樓市是什么情況了,其實就一個字“穩(wěn)”,但對于投資房產的人來說,真是個好消息,對剛需來說,假如說你真的需要房子,那么建議最好買現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