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杯第二輪,國足0比0戰(zhàn)平日本,賽后該話題沖上熱搜第一。盡管此次對戰(zhàn)日本,國足依然全場被動,盡管已經(jīng)180分鐘0射正,但拿出血性和拼搏精神的國足,從來不會被黑。在評論區(qū),也與以往不同,除了鼓勵、力挺、振奮外,沒有諷刺,挖苦和謾罵。找回中國足球該有模樣的男足,配得上掌聲和更多鼓勵。
一場有爭議的出征,一次無理由的支持
本次東亞四強賽,相比日韓沒有招入一名旅歐球員,中國隊出戰(zhàn)的是U23國足,并輔以蔣光太、戴偉浚及譚龍等國腳,主帥是揚科維奇,稱為國足選拔隊。足協(xié)的如此決定賽前沒少被炮轟。
一個普遍觀點是:在這種難得的大賽中,派出這種球隊,最后只能被虐,會被揍得滿地找牙,會再增慘案,國足會再次因為不堪成為痰盂。甚至日韓媒體也添油加醋的表示:想要奪冠,就必須從中國隊身上多拿凈勝球。
從另一面看,在萬眾期待的情況下,以U23為主的國足出戰(zhàn)東亞賽,也的確讓多數(shù)球迷無奈、擔心、甚至有點恨鐵不成鋼。
自2020年初疫情在全球爆發(fā)以來,中國隊除了進行40強賽和12強的世預賽外,沒有進行一場正式的國際熱身賽,相比日韓頻繁和巴西等強隊過招,我們只能找個中超或中甲球隊,進行教學賽比拼。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機會,國足如此安排是要擺爛、放棄?賽前存在這樣疑惑的人不在少數(shù)。可早就認識到中國足球真相的球迷,已習慣直面慘淡的過程和結(jié)果。
大賽開始后,球迷還是以最大的熱忱去關(guān)注和支持國足。即使首場0-3輸給韓國后,在一些無腦黑的評論下,在某些短視頻中對國足的惡搞下,我們總能看到真正球迷的辯駁、反擊和據(jù)理力爭。
這就是中國球迷真正的可貴和可愛之處。每次被傷得皮開肉綻后,還能擦干眼淚,站起來搖旗吶喊。
一邊倒的比賽,更彰顯0比0的可貴
從中日對戰(zhàn)的全場數(shù)據(jù)來看,這是一場一邊倒的比賽,日本隊全場射門18次,中國隊只有2次,對手射正7次,國足依然是尷尬的0次。其他數(shù)據(jù)上,國足也處于絕對的劣勢,控球率只有34%,危險進攻次數(shù)為17比69。東亞足聯(lián)的數(shù)據(jù)顯示,雙方有質(zhì)量的進攻是6比113。
很多沒有觀看全場比賽的人,會將中國隊守住0-0的比分歸結(jié)為運氣。事實上,具體到細節(jié),具體到每次化解對手的進攻,國足依靠的是堅決的戰(zhàn)術(shù)執(zhí)行力、頑強的防守以及每球必爭的亮劍精神。
如何面對擅長傳控技術(shù)出眾的日本隊?國足開場后就給出了答案,何宇鵬飛鏟宮市亮、方昊前場瘋狂逼搶后導致對方失誤,朱辰杰補防中,冒著受傷的風險與對手直接相撞……
國足球員在給對手威懾力的同時,都在告訴日本隊:想贏球,得拿出真本事。
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國足瘋狂的奔跑逼搶,以及嚴密的防守,不是堅持了10分鐘、20分鐘、而是堅持到全場最后一刻。
補時階段,日本隊傾巢而出,對方一次近在咫尺的射門后,蘇士豪在失去重心的情況下將球擋出,隨即他又倒地鏟球,化解對方二次進攻。
全場國足的每個位置,都有閃光點。韓佳奇多次的關(guān)鍵撲救,讓對方絕望。而第80分鐘,朱辰杰助攻到前場的一次射門,差點就完成了進球。
這些場面在歷來的國足比賽中,并不多見。賽后日本《雅虎體育》也感嘆:中國隊的防守密不透風,沒給日本隊更多的絕對機會。
比分之外,更讓球迷收獲喜悅和信心的是球隊堅決的戰(zhàn)術(shù)執(zhí)行力,進攻中沒有冒進,防守中沒有一味的收縮。反擊打得徹底,敢于投入兵力,防守中也絕無慌亂、盲目的大腳解圍。
這樣的比賽,正如多數(shù)球迷的觀點一樣,即使輸了,也沒什么可黑的;即使輸了,也配得上掌聲。
中國球迷惱怒的從來不是比分和結(jié)果,而是態(tài)度
從心理承受能力和受傷害歷史來看,世界上有兩種球迷,一種是其他國球迷,一種是中國球迷。除了2002年世界杯預選賽短暫揚眉吐氣外,中國球迷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忍受。
忍受輸球的結(jié)果、忍受場面的不堪、忍受外界的不解嘲諷,還要忍受賭狗、黑子的無理辱罵和攻擊。所以他們抗壓能力極強,免疫力不斷增加,沒到金剛不壞之身,至少也不會因為幾場輸球就惱怒上頭。
如此情況下,中國球迷對國足的要求也在不斷降低。從最初的沖入世界杯,到后來的殺入12強賽,再到如今的“打出精神,別慫,別被對手踢成傻X”,標準一降再降。
很多人甚至專業(yè)人士,總是習慣拿出青訓人少、后備人才匱乏、家長不愿意讓孩子踢球等數(shù)據(jù),來證明國足輸給誰,輸?shù)亩嗝床豢岸际钦5氖录?/p>
事實當然不是如此。如果你拿出中國1-3輸給越南的比賽,對比本場0-0戰(zhàn)平日本一戰(zhàn)來看,就會發(fā)現(xiàn),除了比分、對手不同外。國足球員在場上表現(xiàn)的精神狀態(tài)也完全不同。
如果以“我們只是喜歡贏”來概括中國球迷的特點,那現(xiàn)已經(jīng)沒有球迷了。中國球迷早就不再奢求以勝利為唯一標準要求國足了。最低要求只是別崩盤、別敷衍了事、別出現(xiàn)低級失誤,別在場上擺爛即可。
更多時候,中國球迷心中的負能量需要有釋放的渠道,它會從忍耐過渡到壓抑,然后可能因為一個導火索而爆發(fā),變得憤怒,最后失去控制。毫無內(nèi)容和質(zhì)量的輸球,有時就像細菌。他在吞噬球隊自信心的同時,也在一口口吃掉球迷信任和忠誠。
中國球迷不斷壓抑著自己,積蓄著自己的能量。一旦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會放肆擴散,無法抑制。所以我們會看到退錢哥的怒吼,會看到球迷的欲哭無淚。
正式基于這一點,在此前的12強賽中,對陣越南的躲球,于大寶“保護性接應(yīng)”等事件,才引發(fā)了如此大的爭議和謾罵。所以之后女足的亞洲杯奪冠,才會讓這么多中國球迷熱淚盈眶。
如何回擊黑子:結(jié)果加拼搏是最佳武器
歷史學家有一種觀點:天下事物,只有足夠“低幼”才能流行,這是永遠不變的規(guī)律。足球世界也是如此,簡單的勝利永遠比更有內(nèi)容的輸球有意義,讓大家看到拼勁,永遠比戰(zhàn)術(shù)性躺平、躲球,更容易獲得掌聲。
首場比賽中,朱辰杰盡管全場表現(xiàn)不俗,但打進烏龍球后,仍然遭到惡評。甚至再次被人惡意剪輯成視頻后,收割了一大波流量。
很多球迷苦口婆心的和身邊人普及專業(yè)知識,很多人在網(wǎng)上為球員鳴不平,但說實話,在如今中國足球的輿論環(huán)境下,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想獲得更多人的支持,想給黑子們最有力的回擊,想扭轉(zhuǎn)輿論一邊倒對中國足球的挖苦諷刺,最關(guān)鍵的還是要回到成績和拼搏狀態(tài)上。
一場對陣日本0-0的過程和結(jié)果,當然不能改變中國足球積貧積弱的事實。可卻讓處在黑暗屋中的國足看到一絲絲光亮。
是時候找回中國足球該有的模樣了
論成績,中國足球拿出手的確實少之又少,尤其是在近年來,已經(jīng)淪為亞洲三流。但其實更令球迷不滿的除了成績,還有球隊的精神面貌,以及場上時常表現(xiàn)出的懈怠,對丟球、輸球的麻木。
曾幾何時,中國足球不是這個樣子。1966年的緬甸的亞洲新興力量運動會上,國足首次國際正式大賽上亮相,球隊一路高歌猛進殺入決賽。
國足決賽的對手是朝鮮,當時的朝鮮隊是世界強隊,他們剛剛在當年英格蘭世界杯上殺入8強,所有參加世界杯的球員,都來到了緬甸。拼了命的中國小伙子們,在90分鐘內(nèi)把對方三名球員跑到抽筋,最后只是因為越南裁判的一次爭議判罰,才遺憾的1比2輸球。
賽后國足更衣室內(nèi),不少球員留下眼淚,隊員們主動表示,回國后拒絕放假,再練他三個月。下次一定拿下對手。當時的國足主帥是年維泗,如今年過80,每每提及此事,他都會感動的淚流滿面。
2002年世界杯預選賽上,范志毅等人都是帶傷咬牙作戰(zhàn),打封閉上場是常事。李瑋鋒更是在父親去世幾天后,就含淚為國出征。
隨著近十年來金元中超的瘋狂歲月,與球員暴漲的收入相比,中國男足拿出的成績并不匹配。這里有水平、技戰(zhàn)術(shù)、教練等諸多原因。但最令球迷不滿的還是態(tài)度,多數(shù)比賽中,球員從眼神、精神狀態(tài),到腳下動作,似乎都是來打醬油的,而不是要與對方拼刺刀,爭取勝負的。
此次中國隊能戰(zhàn)平日本只是走出了一小步,或許在下場與中國香港隊戰(zhàn)績不佳,風評又會馬上扭轉(zhuǎn),但沒有關(guān)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在未來的各類比賽中,中國男足能拿出對戰(zhàn)日本時的精神狀態(tài),拿出每球必拼的拼勁,總會有等到雨過天晴。
現(xiàn)階段最重要的是,中國足球是時候找回該有的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