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薛高再上熱搜,這一次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其雪糕“不融化”。
這就很違背常理了,誰都知道,雪糕如果不及時吃掉就會化成一灘水,哪怕是你正在吃,也不能阻止它順著你的手指流下來。
但是這次有博主做了個實驗,將鐘薛高放在31度室溫下靜置,結果1小時了都沒化。
說得具體點,就是沒化成一灘水的狀態(tài),而是保持著粘稠乳狀物的狀態(tài),水分很少。
這下網友不淡定了,瞬時引發(fā)了熱議,沖上了熱搜第一。
“好家伙,什么叫固若金湯紋絲不動?!?/p>
“真的好變態(tài),到底加了多少膠?。俊?/p>
“原來貴在了添加劑上”
“這不是雪糕……是皮凍吧?”
“這東西能吃?我可不敢吃。”
看來,天下苦鐘薛高價高久矣,如今又出了這事,立馬將網友的怒氣點燃。
很快,鐘薛高官方也坐不住了,給了大家一個說法:
不過呢,網友依舊不買賬,吐槽值拉滿。
其實其他雪糕也有用到各種添加劑,包括乳化劑、增稠劑、穩(wěn)定劑等,網友紛紛對著鐘薛高精準吐槽主要還是因為其價格貴。
且認為其高價與品質不成正比。
因為價格高而成為網友口中的“雪糕刺客”代表之一。
針對這件事,有些專業(yè)的網紅大V也順勢做了寫科普,比如微博上的某大V,營養(yǎng)師也參與了討論,他認為:
鐘薛高的這款雪糕沒化成水樣,是因為蛋白質含量高,跟增稠劑關系不大,而且他還認為,常用的增稠劑食用膠都是膳食纖維,非常安全,反而對健康有好處。
這位大V忘了給這個說法加上一個限定詞,那就是“適量”。
凡事都講究適量,不然根本說服不了大眾。
在鐘薛高的直播間,網友涌入只為一解“怒氣”,主播也被罵慘。
當然了,我們不提倡這種行為,不要胡亂發(fā)泄自己所謂的怒氣,看不慣就不買不吃就是了,不要傷及無辜。
不過因為“雪糕刺客”的紛紛涌現,一直只賣5毛錢13年沒漲過價的雪蓮也被帶上了熱搜,5天漲粉70萬。
原因就是它“便宜”。
網友自發(fā)捍衛(wèi)雪蓮:如果我們不吃雪蓮,我們下一代就得吃鐘薛高。
隨著雪蓮熱度的上升,大家對它的了解也更多,雪蓮品牌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就表示:
雪蓮是市場上最低價的雪糕,13年來一直都只賣5毛錢,走的就是“老百姓吃得起的雪糕”路線,一包雪糕的利潤只有5分錢。
因為利潤太薄,這個品牌也沒有足夠多的利潤去研發(fā)其他產品,所以,一直以來只有這一種。
但哪怕就這一種也夠了,它承載了太多人的童年美好回憶。
網友開始對其大唱贊歌,讓原本平平無奇只能待在冰柜某處很難看到的角落里的它搖身一變成了網紅。
愛你孤身走暗巷,愛你不貴的模樣?!豆赂庹摺?/p>
我發(fā)誓上天入地你再也找不到比雪蓮更有誠意的。——《天糕賜?!?/p>
人生就像一個冰柜,你永遠不知道拿一個雪糕多少錢。——《阿糕正傳》
不過呢,在這眾人一邊倒的支持聲中,也有不和諧的聲音,六月末有網友去某款雪糕車間打工,曝光了車間骯臟不堪的環(huán)境,還貼出了圖片“不僅有老痰還有鐵銹,臟的要死”。
眼尖的網友發(fā)現被曝光的雪糕包裝酷似“雪蓮”,因此雪蓮又沖上了熱搜。
但是這次網友卻沒有口誅筆伐,反倒“大度”了許多:
“才5毛錢一袋,還要什么自行車?”
“你們非說雪蓮臟,我們吃了20年,它臟不臟我們能不知道嗎?”
“雪蓮我吃定了。”
為了證明自己的生產車間并不是有些人說的那樣,雪蓮冰塊廠商連夜創(chuàng)建了抖音賬號,將生產車間的照片公開,還配了說明:
雪蓮冰塊凈化車間內已全自動生產,5毛錢的情懷,安全食品,沒有塌房。
這聲明一出,給了許多網友吃了定心丸。
更有“狂熱分子”直接在評論區(qū)喊“上鏈接,馬上拍”。
有人還給出了建議,讓他們學學衛(wèi)龍:
學學衛(wèi)龍,抓緊熱度,抓嚴質量,保留經典,創(chuàng)造新品,不要貪,走平民路線。
更有人掏出拳拳之心:雪蓮一定要做大做強,童年回憶不能塌房。
雪蓮官方也做出了回應:努力,一定會做下去。
就連前段時間很火的國民品牌蜂花官方也來支持雪蓮,讓人看了暖意融融。
大家對鐘薛高和雪蓮兩種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中可以看到,對于雪糕,不管它多么有設計感,材料多么貴,廣告宣傳做得多么好,如果遠遠超過民眾的消費水平,市場空間必然會遭到壓縮。
其實大家痛恨的并不是那些高端的雪糕,而是不能容忍因為他們的存在,拉高了雪糕界的整體價格,讓一些質優(yōu)價廉的雪糕沒有生存空間。
這種類似強制奪走大家選擇低價雪糕權利的后果,那就是“自取滅亡”。
說到底,要留給民眾多一些選擇的空間,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