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IBM 5150,首次明確了PC的開放式業(yè)界標準,由此開啟了個人電腦的時代。
1982年2月1日,英特爾發(fā)布了80286處理器,被廣泛應用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早期的IBM PC/AT兼容機中,這些往往也被大家稱為“286電腦”。
1984年1月24日,蘋果發(fā)布了全新的Macintosh電腦,是世界上第一臺采用圖形用戶界面的個人電腦,System 1.0的UI界面和今天的macOS已然相差不大。
如今,我們依然能在iPhone 13的面容ID、macOS 12的Finder圖標上,看到那個來自1984年的微笑。
1985年11月20日,微軟發(fā)布了圖形用戶界面的操作系統Windows 1.0。
1989年,伯納斯·李首次提出了萬維網的設想……
不止是個人電腦,游戲機也在幾乎同一時期開始風靡起來。
1983年,日本任天堂游戲公司推出FC游戲機,俗稱“紅白機”,《超級馬里奧兄弟》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游戲之一。
受限于當時的技術,無論是電腦還是游戲界面,肉眼都能看到顯示輸出設備上一個個像素點。
至于輸入設備,不同于今天主流的薄膜鍵盤,機械鍵盤才是那個年代的主流標配,Macintosh就標配了M0110型號的鍵盤。
薄膜鍵盤憑借成本價格低、體積小逐漸成為今天的主流,但機械鍵盤的手感質感優(yōu)勢,卻是大多數薄膜鍵盤所不能比擬的,也就在高端客制化之風中迎來了新的春天。
用復古方式致敬那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80年代,把像素風設計融入今天的新技術,滿足入門級高端客制化需求,將這些元素結合,我們便看到了這款米物ART系列像素1985機械鍵盤。
米物ART系列像素1985機械鍵盤的包裝盒外層,有一圈白色封套包裝。
中間是鍵盤的簡筆畫圖,下方是產品名“米物ART系列機械鍵盤Z680”。左上角標注了“像素1985 PIXEL 1985”的主題,右上角是米物“MIIIW”Logo,背景則是各種各樣的像素風小圖標。
背面則印著產品的詳細信息。
去掉封套,便是上下抽拉的藍色包裝盒。
包裝盒內側用塑料保護罩、凹槽和頂部的海綿,對鍵盤做了充分的保護。
盒內的配件也比較豐富,2.4G無線接收器、USB數據線、拔鍵器、拔軸器、5個另外的Mac/Win替換鍵帽、快速操作指引和使用說明書。
數據線為Type-A to Type-C,白色,長度約1.8m,用于給鍵盤充電和有線連接使用。
米物ART系列像素1985機械鍵盤采用68鍵設計,整體為白色,作為機械鍵盤還是有一定分量的。外殼為ABS材質。
正面頂部長條為指示燈區(qū)域,分別排布了電量指示燈、大寫鎖定指示燈、設備(藍牙1/2/3/2.4G模式)指示燈。
右上角為回彈自鎖電源鍵,按鍵按壓下去開啟,再次按壓按鍵彈出電源關閉。
鍵帽為PBT材質,官方稱采用了熱升華處理工藝,不易脫色打油,更耐臟,但成本更高。實測幾天使用下來,鍵帽上確實沒有出現打油,光亮如新。
按鍵上的字符都用了像素風來表現。
右下角保留了全尺寸的方向鍵,和左側按鍵的深藍字體不同,右側這部分按鍵則用了紅黃藍綠四種配色,不失一絲俏皮,據說靈感來自超級馬里奧。
頂端一排數字鍵可以配合FN1和FN2實現F1 F12、媒體鍵等不同功能。
后側面有兩個撥動開關,一個切換有線/無線連接模式,一個切換設備類型(Win/Mac),此外還有一個USB Type-C接口,用于充電和有線連接使用。
腳撐為三段式,可以提供2 、6 、9 三種不同傾角高度。每個三段式腳撐的兩個部分也都各有一個防滑墊。
拔下鍵帽,可以看到下面的佳達隆G黃Pro自潤軸體。
這種黃軸相比其他軸,按壓順滑回彈飽滿,兼顧了游戲和辦公場景。
由于支持全鍵熱插拔,不斷電的情況下就可以使用拔軸器對軸體進行更換,滿足DIY客制化玩家的需求。
空格鍵等大鍵位處經過了精調,實測用起來毫不松垮,不會出現“蹺蹺板”,手感干脆。
米物ART系列像素1985機械鍵盤支持有線、藍牙三設備、2.4G三種連接方式,無線連接模式下可以使用FN2 + Q/W/E/R切換不同設備,即使鍵盤沒電了也可以用有線連接。
藍牙還做了3.0和5.0兩個版本的適配,便于兼容運行Windows 7以下系統等的老設備。
如果是新設備,建議連接5.0的藍牙設備,功耗更低響應更快。
內置了4000 mAh大電池,官方稱充電時間約三小時,充一次電最長可工作200天,因為僅僅拿到了幾天,這部分看來是沒辦法測試了。
支持自動休眠模式,6分鐘無操作會關閉背光,60分鐘無操作則會斷開藍牙連接,再次按下任意按鍵會喚醒并回連,延遲約1秒左右。自動休眠功能可以手動關閉,關閉后會更加耗電。
內置了18種燈,有常亮的,也有可交互的;有七彩的,也有單色的。支持自定義不同顏色、背光速度、亮度。
全鍵無沖,指的是同時按下多個按鍵,鍵盤按鍵電路信號依然能夠正常工作,不被干擾,在游戲等操作較為激烈的場景下有較大的需求。
使用軟件簡單測試了一下,同時按下多個按鍵(黃色),電腦依然能夠正常識別。
用米物ART系列像素1985機械鍵盤碼字修圖等工作了幾天,手感比起自己之前用的薄膜鍵盤好了太多,日常工作辦公體驗十分不錯。
對于一些對頂部F鍵區(qū)需求較大的工作,68鍵鍵盤需要使用FN1/FN2組合鍵配合,還需適應一下,希望之后能夠推出更多鍵的版本。機械鍵盤比薄膜鍵盤更高一些,建議配合一個掌托使用會更舒服。
此外,鍵盤沒有設計收納2.4G適配器的區(qū)域,對于喜歡隨處亂丟的朋友可能要注意一下。雖然并不算問題,不是影響使用的痛點,但希望能夠加上來彌補小遺憾。
如果你是經常需要碼字,又有一定游戲需求,米物ART系列像素1985機械鍵盤雖然不能帶你穿越回1985年的過去,但卻能把那段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的歷史、像素風游戲風靡全球的回憶映射到你的工具之中,為你的日常工作娛樂增色不少。
飛猛進的歷史、像素風游戲風靡全球的回憶映射到你的工具之中,為你的日常工作娛樂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