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成熟的人,不會解釋
作家劉同說過這樣一段話:
“以前總是去解釋、去理論,是怕,怕自己得罪人,怕自己被人滅了,怕那些不停竄動的小感受。
“現(xiàn)在不去解釋,不去理論,還是怕,怕浪費自己的時間,怕自己模糊了焦點,怕影響了品嘗現(xiàn)世生活的胃口?!?/p>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從生到死,認(rèn)識無數(shù)的人,經(jīng)歷風(fēng)風(fēng)雨雨的事情,有些人努力一生,堅持自己的愛和信仰,活出了自我,有自己的個性,從來不屑于向別人解釋自己的對錯。
而有些人渾渾噩噩一輩子,干什么都沒有主見,沒有自己的目標(biāo),不管做了什么事情,對也好,錯也好,總是忙不迭地向別人解釋自己。
比如最常見的你會聽到這樣的話:
對不起,這真的不是我的本意,我的意思是說……
對不起,我這么做的原因是為了你好,你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冤枉我啊……
對不起,我就是想著這樣能給大家?guī)砗锰帯?/p>
解釋過來解釋過去,最后鬧得越來越不愉快,自己的意思沒有表達(dá)清楚,反倒給人一種“此地?zé)o銀三百兩”的感覺,何必呢?
真正成熟的人,不會向別人解釋自己,人活一世,別人說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過好一輩子,足以。
02 懂你的人,不用解釋
《詩經(jīng)》《王風(fēng)》集中《黍離》有言:“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p>
懂你的人,不用解釋,不懂你的人,不值得解釋。
的確是這樣。兩個頻率相同的人,心心相印的人在一切,交流變得特別容易,不管是悲也好,喜也好,不用多余的語言,一個眼神就已經(jīng)足夠。
對于一個不懂你的人,當(dāng)你遇到人生極大的悲傷無法自抑的時候,對方還會覺得你小題大做。當(dāng)你為生活中的小確幸感到開心異常的時候,對方卻覺得你太天真太幼稚了。
世上的悲歡本不相通,在懂你的人面前,你所做的一切都符合實際。在不懂你的人面前,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矯情。
楊絳先生曾寫道:
沒必要讓所有人都知道真實的你,也沒必要不停地告訴別人,你是什么樣的人,懂你的人自然會懂,信你的人自然會信,如果每個人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樣子,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望遠(yuǎn)處的是風(fēng)景,看近處的才是人生。
有些解釋只有給懂的人聽,才有意義,你說呢?
03 層次不同的人,用不著解釋
村上春樹說:“世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解。”
就如同,你站在山巔之上,告訴他你的前面是一片汪洋,而他正處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滿目的荒涼。
人和人,是有層次之分的。相同層次的人,如果雙方都比較容易溝通,那也不需要解釋。不同層次的人,因為認(rèn)知不同,GET不到你說的那個點,或者無法共情,那么解釋也變得毫無意義。
黑格爾曾說:“心無旁騖,專心于事業(yè)的追求,就會忘掉很多煩惱,找到許多努力過程中的快樂,默默耕耘的人其實是最智慧的人?!?/p>
解釋有什么意義呢?能改變別人的認(rèn)知嗎?能把別人理解的“黑”變成你眼里的“白”嗎?既然不能,何必解釋?
真正成熟的人,與其在別人嘴里忙不迭地解釋,不如在自己的世界里獨善其身。人這一輩子,短短三萬天而已,生命真的很可貴,別把可貴的時間浪費在不停的解釋上面。
《莊子·秋水》有言:“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p>
這個世界,不管你多么優(yōu)秀,總有人討厭你,不管你多么善良,總有人詆毀你,不管你多么珍惜,總有人誤解你。
請記住,人生不需要太多的解釋,永遠(yuǎn)不要向別人解釋你自己,做好你自己,足矣!
感謝閱讀,歡迎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