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農村戶籍叫農村居民,農村居民享有土地宅基地,農村所有一切待遇,非農村戶口叫城鎮(zhèn)居民,他不可以叫農村居民,他戶口掛靠鄉(xiāng)鎮(zhèn)可以轉回鄉(xiāng)鎮(zhèn),這樣的戶口也叫農村居民,他享受不了農村戶口的待遇。這是我從戶口管理制度獲悉的,不摘抄許多政策法規(guī),高談闊論了。
【在我國相當長一段時間,人口有著農民和市民之分,也就是農業(yè)戶籍和非農城鎮(zhèn)戶籍。而且隨著不同屬性的戶口都對應著一系列不同的社會福利待遇。但是,現在已經完成了戶籍制度改革,農民和市民統(tǒng)一都稱為居民。這里面究竟還有哪些說道呢?】
要回答題中的問題其實一句話就夠了,那就是現在已經完成戶籍制度改革,統(tǒng)稱人口為居民!
農業(yè)戶口和非農戶口這還是戶籍制度改革前的稱呼;所以,居住在農村的原戶籍性質是農民叫居民,居住在農村原戶籍性質是非農戶口也叫居民,而沒有農村居民或城市居民一說。
那是不是所有的居民就真的一視同仁了呢?
實際上,還遠遠沒有到統(tǒng)一居民福利待遇的時候!可以說,當前很大程度上,這次的戶籍制度改革還只停留在較淺的層面,如統(tǒng)一稱呼為居民,原來的新農合和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統(tǒng)一了標準,統(tǒng)稱為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除了那些大城市外,全國也基本取消了農村人口遷入城市的諸多限制。國家一些工作崗位人員的招錄除了學歷要求外,再也沒有戶籍性質限制了!
所有這些戶籍制度改革帶來的變化,可能讓不少農民感覺揚眉吐氣!以前農民即使賺了錢,居然在城市買不了房、安不了家;有時候在同一個工廠上班,居然同工不同酬,農民身份會要矮上一截;更荒唐的是,不少青年男女戀愛了,到談婚論嫁時,一個農村戶口居然很難配上一個城市戶口,而且男女都一樣!還有許許多多關于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千差萬別的情形,有的滑稽,有的讓人抑郁,還有的人讓人氣得吐血,大家可以在評論區(qū)給出這樣的經歷哦!
現在雖然戶籍制度已經改革,統(tǒng)一城鄉(xiāng)人口為居民,但是,在戶籍系統(tǒng)里面其實在每個人的檔案里,仍然清晰地記錄著你原來的戶籍屬性的。也就是不少的情況仍然會拿你的原戶籍屬性說事!
最常見的就是遷戶口!隨著農村集體成員系列福利含金量的升高,例如分配的免費承包地、宅基地,還有對應的國家補貼等,讓不少市民很是羨慕,讓不少曾經是農民的非農人口很是懊惱。所以,這些人中不少想將戶口遷到農村。但是,現在的戶口遷移卻是遷往城市容易,不是農村集體成員的居民想遷戶口到農村那就很難了!
現在還有不少事項是要追溯你原來的戶籍屬性的,有的是原農業(yè)戶口才可以享受,例如農村集體的一些福利待遇,有的是原非農戶口才可以享受,比如有的城市的購房補貼、失業(yè)救濟等等。歡迎大家在遇到的一些仍然要按原戶籍來區(qū)別對待的情況在評論區(qū)來討論。
社會變革是一個漸進過程,我們國家在公平的道路上正在努力前行,相信要不了多久就真的一視同仁了!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收藏轉發(fā),更多內容請關注“原生態(tài)鄉(xiāng)村”!
這個問題還是叫管理戶籍的人回答比較合適,我也覺得奇怪。我組有兩戶人家,前幾年是在農村居住,也在農村勞動,也確權了土地?,F在居住到了城市里,家里的房屋已經不能住人,人也長期不回來??稍谔顚懭丝诰幼r,說要填成人民巷,而且還有門牌號。村上說這要十幾戶,是戶口在農村的城市公民,我一直想不通。
以前農村戶口的叫農民,城市戶口的叫市民。
城鄉(xiāng)一體化后,不分農民市民,農民買房后戶口可以遷往城市,所以一律全部叫居民。
居住在農村的叫農村居民,居住在城市的叫城市居民。
職業(yè)一欄里,種田的統(tǒng)一叫務農,上班一族的按職業(yè)類填寫。
之前,我們市一位老領導退休后回到農村老家種菜,養(yǎng)雞,喂豬,十多年來一直在農村過作十足的農村生活,請問這位老領導算不算農村人或農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