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是緬懷先輩、祭奠故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然而受疫情影響,墓園里不見了曾經車水馬龍的掃墓人群,取而代之的是“代燒紙、代倒酒、代聊天、代送花、代哭”等一系列“云祭掃”形式的緬懷服務。
在閑魚等平臺上也出現(xiàn)了代祭掃業(yè)務,從代掃墓到代嚎啕大哭,價格從200元到1000元不等,甚至有網友聲稱他們已成立了工作室,推出代祭掃業(yè)務,還可全程直播。
據(jù)悉,假期首日,全國網絡祭掃群眾695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75.7%。
“代祭”資料圖。(圖片來源:新華社)
代送花、代倒酒、代燒紙……代客祭掃成主流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清明,部分地區(qū)的居民或無法在清明節(jié)為祖先祭掃。就此,一些商家順勢推出了網絡祭掃、代客祭掃、集體祭掃等服務。
據(jù)媒體報道,蘇州某商家提供了88元~388元不同標準的代祭掃套餐,客戶可以根據(jù)自身需求選擇相應的服務。
例如88元的套餐中只包括了清掃墓地、擦拭墓碑、敬獻黃菊三種服務,配置也僅有一名禮儀人員、黃菊三朵、擦拭毛巾一條、祭掃照片兩張。
而388元的套餐中則包括了清掃墓地、墓碑裝飾、擦拭墓碑、電子燭祈福、敬獻鮮花一束、恭讀悼詞、三鞠躬等多種服務。配置也增加了白玫瑰或香檳玫瑰、水果、精致糕點、祭掃短視頻等更多的選擇??蛻粼谛〕绦騼冗x擇好要服務的具體墓區(qū)方可下單。
截至4月1日,88元套餐有30人預定,188元套餐有475人預定,288元套餐有178人預定、388元套餐有385人預定。
按照對應的價格來計算,清明期間“代客祭掃”的服務已為該墓園帶來接近30萬的收入。
除此之外,在淘寶和閑魚上也有不少商家推出了代客祭掃,服務從代送花、代擦墓碑、代倒酒、代哭、錄視頻、拍照一應俱全。價格從200元到1000元不等。
據(jù)光明網報道,在國內頗有影響力的網上祭祀平臺“孝愛之家網”,現(xiàn)實中的公墓和紀念館就被“搬”到了網上,方便人們隨時祭奠緬懷。隨著清明來臨,該網站活躍用戶飆升,日均新增注冊用戶15萬,總注冊人數(shù)超1500萬。
標價千元代哭墳,代客祭掃成一門生意
據(jù)紅星新聞報道,在閑魚等平臺上發(fā)現(xiàn),有網友推出了清明代祭掃套餐,價格主要集中在200—1000元,差價比較大,套餐中包含的服務也不盡相同。
以一位報價201元的重慶網友小徐(化名)為例,他表示,可以為因疫情防控無法回重慶的人提供代祭掃服務,從擦拭墓碑到獻花,再從上香到默哀,他都可以代為進行。
“全程視頻,按照客戶的要求做,鮮花、香燭和紙錢買來是多少就報多少。”小徐透露,馬上就要到清明節(jié)了,找上門的需求很多,但是他只接順路的單。
小徐稱,他在往年的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就接過別人的單,“我賺得不多,都是用心賺來的。”
同時,另一位在江蘇省南通市的網友冬冬(化名),報價是1000元,祭祀用品額外收費。
冬冬在商品詳情中寫出的簡介是:“清明節(jié)!代掃墓、代哭、代送花、代燒(紙錢)、代敬酒,什么都可以,全程視頻?!?/p>
當問及是否真的能哭出來時,他稱,“可以的,感情到位,聽你安排,可以全程和你視頻。”如果不需要哭的話,冬冬稱可以只收800元。
據(jù)冬冬介紹,他在去年清明節(jié)就接過代祭掃的單子,上一個客戶沒有特別的要求,“送上一個花圈,哭了幾聲,燒了點紙錢,說點悼詞就走了。”
相比小徐和冬冬,網友小羅(化名)打出的旗號更加專業(yè)。他表示自己和幾個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個跑腿工作室(未工商注冊),已幫別人多次祭掃過。
小羅給出的是399元的祭掃套餐,套餐內包含墓地打掃、基本花束和一條新毛巾?!盎ㄊ怯脕硖婺赖斓模旅硎遣潦媚贡玫?,可以按要求拍攝視頻,工作人員會代替您鞠躬?!?/p>
“這幾天詢問的人也多,我們這邊怕清明節(jié)忙不過來,所以要提前預約。”小羅說,他們工作室只有幾個人,一般是兩個人做一單,到了地方會拍照片或視頻反饋。
聲音:有人接受,有人稱不靠譜
其實,“代祭”并非新鮮事。
早在2009年初,熱映的電影《瘋狂的賽車》就將“代祭”這一行帶到人們眼前。片中,徐崢扮演了一名墓葬推銷商,大力向黃渤扮演的耿浩推銷“十八相送”代祭服務。
此后數(shù)年,人們對“代祭”服務一直爭論不休。
爭議的焦點在于祭掃到底能不能找人代替,不是親力親為的祭掃是不是毫無意義。
2012年,有人就此發(fā)起網絡投票,結果有92%的網友反對“代祭”服務,認為這是對死者的褻瀆,也是在對孝心明碼標價。“說句不好聽的話,這不是糊弄嘛?!?/p>
但也有人覺得沒必要如此苛責,在人員流動日漸頻繁、越來越多人成為異鄉(xiāng)客的情況下,應該為那些在外地無法歸鄉(xiāng)掃墓的人提供一種寄托哀思的方式。
近日,河南洛陽鳳凰山生態(tài)紀念園代客祭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選擇代客祭掃的客戶中,年輕人最多,他們更容易接受這種新興祭掃方式;老人還是覺得代掃沒有誠意,如果不是家里人去祭掃,心里會不舒服”。
問題:收費標準層次不齊、準入門檻低等
然而,代客祭掃同樣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收費標準層次不齊、準入門檻低、敷衍式服務、照片視頻物品重復利用、缺乏有力的市場監(jiān)管等。
據(jù)紅星新聞報道,記者通過閑魚聯(lián)系多位推出清明代祭掃套餐的網友發(fā)現(xiàn),他們都在引導有意向的用戶轉至微信等平臺交易,其閑魚主頁也沒有相關可查的交易記錄。
對此,他們的解釋基本都一致:在雙方都有交易意向后,會轉到微信等平臺,通過微信給錢,“一般都是先付一半,在祭掃完后再付另一半,直接發(fā)紅包?!?/p>
據(jù)媒體報道,有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價值200元的“代燒”服務后,接收到幾段商家發(fā)來的現(xiàn)場視頻。但當轉存到手機中后發(fā)現(xiàn),除了第一個視頻是當天拍的,其他視頻都是一個月前拍攝的。
記者查詢發(fā)現(xiàn),某地一代客祭掃的服務標價達到888元,但從套餐內提供的毛巾、蠟燭、糕點等祭品來看,其標價是否虛高還有待商榷。
此外,由于沒有準入門檻,在二手平臺上,一些代客祭掃的賣家甚至在沒有提供服務細則的前提下漫天開價。
提醒
確需找人代祭掃 最好和對方有書面協(xié)議
清明期間,網上各種傳“代客祭掃”服務層出不窮。對此,江蘇石塔律師事務所邵佳權律師表示,漫天要價往往消費者維權較難,這主要是因為該項服務是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屬于純市場行為。
邵佳權表示,多年來因為“代客祭掃”產生的糾紛不斷,甚至很多地方為此還發(fā)過消費提示,如四川省消委會就曾專門發(fā)布消費提示,稱近年來出現(xiàn)代客掃墓、代燒紙錢甚至代哭等祭掃服務,但存在隨意報價,收費不少卻不去掃墓,只是通過微信直播轉切其他鏡頭來欺騙消費者的情形。
對此,律師提醒,如果確實需要找人代祭掃,最好和對方有書面協(xié)議,現(xiàn)在電子簽字等也很方便,約定好各項責任和義務,保留各種證據(jù),以便遇到糾紛事后維權。
市民選擇時需認準正規(guī)機構,警惕那些以牟利為目的的違規(guī)商家。
此外,對于網絡上存在代客祭掃亂象,民政部在3月21日的會議上也作出了指示,要求對提供網絡祭掃服務的平臺、公眾號、網站,各地要加強評價監(jiān)督,對違法違規(guī)者,要及時會同網信部門予以查處。
上游新聞綜合紅星新聞、光明網、安徽商報、藍鯨財經、環(huán)球人物、揚州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