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講的是姜夔暗香,以及和姜夔暗香翻譯相關(guān)的知識,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所幫助,不要忘了將本文分享給朋友。
姜夔《暗香》的意思
釋義: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創(chuàng)作新曲,于是我創(chuàng)作了這兩首詞曲。石湖居士吟賞不已,教樂工歌妓練習演唱,音調(diào)節(jié)律悅耳婉轉(zhuǎn)。于是將其命名為《暗香》、《疏影》。
昔日皎潔的月色,曾經(jīng)多少次映照著我,對著梅花吹得玉笛聲韻諧和。笛聲喚起了美麗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顧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般絢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jīng)忘記。但是令我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謁將清冷的幽香散入華麗的宴席。
江南水鄉(xiāng),正是一片靜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嘆路途遙遙,夜晚一聲積雪又遮斷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
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記憶。總記得曾經(jīng)攜手游賞之地,千株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飄離,被風吹得凋落無余,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原文:
《暗香·舊時月色》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擴展資料: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光宗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與詞人《長亭怨慢·漸吹盡》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載雪訪范成大于石湖。他在石湖住了一個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詠梅,使人神觀飛越耳目一新,又深蘊憂國之思、寄托個人生活的不幸。
開篇幾句,由清美的月色引出對往事的追憶。也許,當年它與合肥女子同在月下賞梅,女子唱他的詞,他在梅邊吹笛以伴奏。
這笛曲大概是《梅花落》,悠揚、纏綿,略帶憂傷的曲子,在梅花影下翩飛,如此美妙?!八銕追瘴摇?,說明這種場景不止一次,也暗示出詞人與情人共度好幾段快樂的時光,惟其如此,那個女子才讓他刻骨銘心,難以忘懷。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二句,承上寫折梅往事。這里,在月色、梅影中又加上一“玉人”,不待刻畫女子外貌,讀者心中已勾畫出一位高雅、多情、柔美的絕色美人?!坝袢恕?、“梅花”兩兩相映,梅即是人,人即是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暗香·舊時月色
姜夔《暗香·舊時月色》原文及翻譯賞析
暗香·舊時月色原文:
辛亥之冬,余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習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暗香·舊時月色翻譯及注釋
翻譯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創(chuàng)作新曲,于是我創(chuàng)作了這兩首詞曲。石湖居士吟賞不已,教樂工歌妓練習演唱,音調(diào)節(jié)律悅耳婉轉(zhuǎn)。于是將其命名為《暗香》、《疏影》。
昔日皎潔的月色,曾經(jīng)多少次映照著我,對著梅花吹得玉笛聲韻諧和。笛聲喚起了美麗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顧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般絢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jīng)忘記。但是令我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謁將清冷的幽香散入華麗的宴席。江南水鄉(xiāng),正是一片靜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嘆路途遙遙,夜晚一聲積雪又遮斷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記憶。總記得曾經(jīng)攜手游賞之地,千株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飄離,被風吹得凋落無余,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注釋 辛亥:光宗紹熙二年。石湖:在蘇州西南,與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號石湖居士。止既月:指住滿一月。簡:紙。征新聲:征求新的詞調(diào)。工伎:樂工、歌妓。隸習:學習。何遜:南朝梁詩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蕭偉的記室。任揚州法曹時,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詠其下。后居洛思之,請再往。抵揚州,花方盛片,遜對樹彷徨終日。杜甫詩「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沟值茫后@異。翠尊:翠綠酒杯,這里指酒。紅萼:指梅花。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懷。千樹: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暗香·舊時月色賞析二
《暗香》、《疏影》是文學史上著名的詠物詞,曾被譽為姜夔詞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關(guān)于這兩首詞的題旨,過去有許多說法,但都難以指實。實際上,這兩首詞只不過是借物詠懷、即景言情的抒情詩,寫的是作者所見所感,寄寓個人身世飄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嘆。 古代詠梅的詩詞很多。但是,正如張炎在《詞源》中所說:「詩之賦梅,唯和靖(林逋)一聯(lián)(指「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而已,世非無詩,無能與之齊驅(qū)耳。詞之賦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張炎對林逋的《山園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評價是很高的。姜夔這兩首詞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社會價值,但它卻能從現(xiàn)實的官感中引起詩興,摘林逋著名詩句為詞牌名,適當?shù)靥釤捄突媚承┡c梅花有關(guān)的典故,并由此生發(fā)開去,立意超拔,另創(chuàng)新機,構(gòu)思綿密,錯綜回環(huán)。而且能自度新曲,叮當成韻,鑄詞造句,意到語工,麗而不淫,雅而不澀,在藝術(shù)上確有獨到之處。對這兩首詞揚之太高固然不當,抑之太下,恐亦非是。
《暗香》一詞,以梅花為線索,通過回憶對比,抒寫作者今昔之變和盛衰之感。全詞可分為六層。上片,開篇至「不管清寒與攀摘」五句為第一層,從月下梅邊吹笛引起對往事的回憶。那時,作者同美人在一起,折梅相贈,賦詩言情,境界何等幽雅,生活何等美滿!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何遜而今漸老」兩句,筆鋒陡轉(zhuǎn),境界突變,作者年華已逝,詩情銳減,面對紅梅,再雉有當年那種春風得意的詞筆了。正如作者所說:「才因老盡,秀句君休覓」(《驀山溪》)。與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颯。這是第二層。從「但怪得」至上片結(jié)尾為第三層。這兩句點題,寫花木無知,多情依舊,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詞人的室內(nèi),浸透著周圍的一切, 盡管你「忘卻春風詞筆」,卻仍免不了撩起深長的情思,引起詞人的詩興。下片承此申寫身世之感。從「江國」到「紅萼無言耿相憶」是第四層,感情曲折細膩而又富于變化。換頭,敘寫獨處異鄉(xiāng),空前冷清寂寞,內(nèi)心情感波瀾起伏:先是想折梅投贈,卻又怕水遠山遙,風雪隔阻,難以寄到;次想借酒澆愁,但面對盈盈翠盞,反而是「酒未到,先成淚」;最后,作者想從窗外紅梅身上來尋求寄托并據(jù)以排遣胸中的別恨,然而引起的卻是更加使人難以忘情的回憶。些少六句,三致意焉?!搁L憶曾攜手處”」兩句,是第五層,其中「千樹壓西湖寒碧」是詞中的名句,境界幽美,詞語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熱烈的氣氛。這是前句「憶」字的具體發(fā)揮。這兩句說明詞人最難忘情的是西湖孤山的紅梅,它傲雪迎霜,幽香襲人,壓倒了凜冽的冬寒,似乎帶來了春天的信息。攜手共游,何等愜意!詞脈發(fā)展至此,終于形成 *** 。結(jié)尾兩句又是一層,詞筆頓時跌落,終于又出現(xiàn)了萬花紛謝的肅殺景象?!笌讜r見得」一句埋伏下許多情思,引起無限懸念。
這首詞構(gòu)思綿密,自出機杼。詞的創(chuàng)作雖與林逋《山園小梅》有關(guān),但其境界卻遠遠超林逋的詩作,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也不相類。林詩「曲盡梅之體態(tài)」(見司馬光《溫公詩話》),陸詞借梅比喻詩人的品德,姜夔這首詞卻織進了個人身世盛衰之感。但寫法上卻「不即不離」,看上去,似詠梅而實際并非詠梅,非詠梅而又句句與梅密切相關(guān)。正如張炎《詞源》所說:「所詠了然在目,且不留滯于物。」姜夔詞的「清空」也正表現(xiàn)在這里。其次是,對比照應,似縱旋收。作者本來以梅花為線索來抒寫個人身世之感,但他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對比中交替進行,給人以強烈印象。如第一層寫的是昔盛,第二層便接寫今衰;第五層寫昔盛,六層又以今衰作結(jié)。這二者形成強烈對照,境況十分鮮明。再次是,抒情寫意,曲折盡致。這是一首抒情詞,側(cè)重于敘寫詞人激烈起伏的內(nèi)心活動。以第四層為例,短短六句,卻有三次轉(zhuǎn)折,感情上的波瀾回蕩被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最后是音節(jié)諧婉,字句精工?!栋迪恪?、《疏影》與《揚州慢》一樣,前無古人,純屬自創(chuàng)。這兩首詞經(jīng)過歌伎演唱的實際檢驗,作者自認為「音節(jié)諧婉」。當時曲譜,今已不傳,但讀起來仍能瑯瑯上口,叮當成韻。如前所說,作者是很注意研辭煉句的。這首詞,詞句秀美,用字精工,「冷」、「壓」的準確鮮明,虛字的恰當適度,都有益于詩意的增強。
暗香·舊時月色賞析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沟h蘊藉的筆墨描畫出煙靄深沉的旅行,而這「韻最嬌」的「新詞」便是《暗香》《疏影》二首。沈祖棻云,「《暗香》《疏影》雖同時所作,然前者多寫身世之感,后者則屬興亡之悲,用意小別,而其托物言志則同?!剐≡娏髀冻龅牟抛釉~人姜夔于音樂中的那絲陶醉與憂郁,使人不禁想去賞析這首「讀之使人神觀飛躍」的《暗香》,走進笛里梅花,走進姜夔的清剛幽冷之境。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乖鹿馇迕?,梅花溢香,這位詞人吹的想必是笛曲《梅花落》了。笛韻悠然,當時的詞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閑,怡然自適,或是心有幽懷,黯然神傷,還是柔情蜜意,「相看好處卻無言」?資人遐想,含有韻味。「算幾番照我」,回憶并勾勒往事?!笌追辜s言其多,不止一次。唯「當時只道是尋?!?,才有今日的追憶與幽思?!杆恪棺炙统鲆环N回憶往事的凝神靜思的狀態(tài),而這種回憶從根本上是緣于內(nèi)心生發(fā)的感情,這是一種懷舊的情緒,于是引起下句對往事的追述。
「喚起玉人」句,在月下、梅邊、笛里復加一「玉人」,則美人梅花互襯,儼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紅」之美。著一「喚」字則靜中有動,靜止的美麗圖景變得立體而鮮活,出現(xiàn)了情趣?!覆还芮搴c攀摘」,冒著清寒,攀折梅花,則內(nèi)心感情之熱烈可知。這里清而不凄,清而非冷,清寒而不刺骨?!盖濉贡臼菢O普通的字,作者信筆寫來,則天氣之清寒,月色之清美,梅花之清香,都可融而為一,這里似乎凝含著往日的幸福之感與甜蜜之情?;匾暺鹁淝蹇?,它既可能是在「玉人」身旁的「吹笛」,也可能是孤身一人,因思念而吹笛,更可能是兼而有之,以「幾番」二字囊括。和次句意脈似斷非斷,似連非連。這三個分句以尋常的字眼包蘊了廣闊的時空,構(gòu)造了悠遠的意境,暗含了凄婉的感情,可謂很有筆力的開篇。
下句筆鋒陡轉(zhuǎn),以何遜自比,而著意在于「漸老」的衰颯。「而今」和開篇「舊時」相對,擴大了時間的厚重感。這里不僅有對往日戀人的懷念,還含有對逝去的美好歲月、青春風華的懷念和惋惜,正與「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的嗟悼悲慨暗合。說「忘卻春風詞筆」,卻隱約含有往事不勝悲的意味,正如那位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傷心人,欲寄彩箋卻又說「無尺素」一樣。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低徊如斯,哀婉如斯,「春風詞筆」如何忘卻?否則,「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何以入眼,又何以「怪」之?此句又轉(zhuǎn)入現(xiàn)時,竹外疏花蕭瑟,冷香吹入瑤席,引人幽思,勾起回憶。正是「相思一夜梅花發(fā),忽到窗前疑是君」,梅花與人兩相思。這里見花思人,生出「怪得」之心,必是至深之情。「疏」「冷」烘托凄涼,「瑤席」反襯哀苦,用字可見匠心。
暗香·舊時月色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創(chuàng)作于光宗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與詞人《長亭怨慢·漸吹盡》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載雪訪范成大于石湖。他在石湖住了一個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詠梅,使人神觀飛越耳目一新,又深蘊憂國之思、寄托個人生活的不幸。 詩詞作品: 暗香·舊時月色詩詞作者:【 宋代 】 姜夔詩詞歸類: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詠物】、【抒懷】
暗香全詩 暗香全詩原文
1、暗香·舊時月色
【作者】姜夔 【朝代】宋
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2、譯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創(chuàng)作新曲,于是我創(chuàng)作了這兩首詞曲。石湖居士吟賞不已,教樂工歌妓練習演唱,音調(diào)節(jié)律悅耳婉轉(zhuǎn)。于是將其命名為《暗香》、《疏影》。
3、賞析
此詞詠梅懷人,思今念往。據(jù)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贩Q:“作于辛亥之冬,正其最后別合肥之年”,而“時所眷者已離合肥他去”。由此可知是指合肥舊事。上片寫“舊時”梅邊月下的歡樂;“而今”往事難尋的凄惶。兩相對照,因而對梅生“怪”,實含無限深情。下片寫路遙積雪,江國寂寂,紅萼依然,玉人何在!往日的歡會,只能留在“長記”中了。低徊纏綿,懷人之情,溢于言表。全詞以婉曲的筆法,詠物而不滯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物中有情,情中寓物。情思綿邈,意味雋永。
姜夔《暗香》原文及賞析
賞析,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我給大家分享姜夔《暗香》原文及賞析,供大家參考學習。
原文
辛亥⑴之冬,余載雪詣⑵石湖。止既月⑶,授簡索句⑷,且征新聲⑸,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⑹肆習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⑺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⑻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⑼,紅萼⑽無言耿⑾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⑿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注釋
⑴辛亥:光宗紹熙二年。
⑵石湖:在蘇州西南,與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號石湖居士。
⑶止既月:指住滿一月。
⑷簡:紙。
⑸征新聲:征求新的詞調(diào)。
⑹工伎:樂工、歌妓。隸習:學習。
⑺何遜:南朝梁詩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蕭偉的記室。任揚州法曹時,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詠其下。后居洛思之,請再往。抵揚州,花方盛片,遜對樹彷徨終日。杜甫詩“東閣官梅動詩興,還如何遜在揚州。”
⑻但怪得:驚異。
⑼翠尊:翠綠酒杯,這里指酒。
⑽紅萼:指梅花。
⑾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懷。
⑿千樹: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譯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創(chuàng)作新曲,于是我創(chuàng)作了這兩首詞曲。石湖居士吟賞不已,教樂工歌妓練習演唱,音調(diào)節(jié)律悅耳婉轉(zhuǎn)。于是將其命名為《暗香》、《疏影》。
昔日皎潔的`月色,曾經(jīng)多少次映照著我,對著梅花吹得玉笛聲韻諧和。笛聲喚起了美麗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顧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遜已漸漸衰老,往日春風般絢麗的辭采和文筆,全都已經(jīng)忘記。但是令我驚異,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謁將清冷的幽香散入華麗的宴席。江南水鄉(xiāng),正是一片靜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嘆路途遙遙,夜晚一聲積雪又遮斷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灑下傷心的淚滴,面對著紅梅默默無語。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記憶??傆浀迷?jīng)攜手游賞之地,千株梅林壓滿了綻放的紅梅,西湖上泛著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壓滿了飄離,被風吹得凋落無余,何時才能重見梅花的幽麗?
賞析
下片寫路遙積雪,江國寂寂,紅萼依然,玉人何在!往日的歡會,只能留在“長記”中了。低徊纏綿,懷人之情,溢于言表。全詞以婉曲的筆法,詠物而不滯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物中有情,情中寓物。情思綿邈,意味雋永。
詩人姜夔的
詞上片寫月中賞梅。
詞人從回憶往日賞梅開頭,憑空升出一番意緒,時間、意象重疊。“月色”,著重色調(diào)與
氛圍的感受。從聲音上看,“月色”是入聲字,發(fā)音輕澀,幽約,這種輕約的聲音在月光
的冷色調(diào)里就能造成一種幽冷的范圍(古詩中“月色”幾乎都有一種冷的意味)?!霸律?/p>
”是回憶中的,是經(jīng)過時間冷卻了的,更有意蘊,更幽冷,且多了一層朦朧?!芭f時”把
人帶入一種對往事的回憶中去,同時也隱約地含有一種今昔的對比,同時也見出“月色依
舊,人事已非”的感慨。
“算幾番照我,梅花吹笛”。寫月下賞梅,重點寫一種意態(tài),用一個“照”字將“月色、
梅、我”構(gòu)成一個立體境界,使人想起詞優(yōu)雅閑遠的意態(tài)?!霸?、梅、笛、人”都不是巧
合,而是詞人著意的選擇安排,帶有詞人的審美情趣和人格追求。這種筆法即是一種騷雅
筆法。“吹笛”也只有在月下、梅邊,才別有風味。古典詩詞中,“月色、吹笛”成為懷
鄉(xiāng)懷人的一種典型環(huán)境,梅邊“吹笛”與賞梅有關(guān),詞人在梅花邊吹詠梅之曲,梅、月、
笛聲和諧統(tǒng)一?!八銕追?,“幾番”說明月下賞梅吹笛不止一次,可見賞梅吹笛興趣之
高?!八恪庇幸环N對往事的回憶,帶有“往事如煙”的感慨。
“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續(xù)寫賞梅清興。前一句是詞人一個人,這句是詞人與情
人一起賞梅?!坝袢恕笔谷寺?lián)想到皎潔、優(yōu)雅、輕靈、姣小,玉人與月色相聯(lián),意境和諧
?!皢酒稹币姵鲈~人興趣之高,也有人解釋為:笛聲引起玉人與詞人共賞冬天的清寒,一
般人不會起來,雅情明顯。“清寒”與“冷月”構(gòu)成幽冷的意境?!芭c”,“共”之義,
清興之外,還多一種味外味,即韻味和情味。以上五句是回憶當年賞梅雅興。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由回憶轉(zhuǎn)入現(xiàn)時,以“何遜”自比(何遜也酷愛梅
花)?!岸瘛闭諔芭f時”,我漸老了,年輕時詠梅的才情、賞梅的意興都沒有了,對
梅的興趣減少了,感受遲鈍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是詞人對眼前梅花的感受。以前詞人對梅的感受強烈
,而今對梅的花期淡漠了,只有當梅香龔來,才感到梅花開了。“但怪得”表面是驚訝梅
的開放,更深的意思是:而今我老了,梅花何苦送香來,讓我生惆悵。梅花的冷香引起詩
人的情思,平靜的心騷動起來?!笆杌ā?,梅花疏淡,意態(tài)淡雅,梅花快凋落了,詞人將
梅與竹相連,用竹的雅潔襯托梅花?!艾幭敝秆艥嵉呐P室,“香冷”,移覺手法,恰好
地道出了梅香的特點,“香與冷”,詞人同時感受到,寫出了梅花暗香浮動、冷郁的特點
?!袄洹迸c“清寒”照應,又多一層幽冷意味。“香冷入瑤席”與“喚起玉人,不管清寒
與攀摘”相比,可見,詞人不僅僅是老了,關(guān)鍵在于玉人不在,暗含了對玉人的思念。
詞下片寫雪中賞梅。
“江國正寂寂”?!罢偶拧敝腑h(huán)境幽清,“寂寂”連用,強調(diào)環(huán)境的幽靜?!罢弊钟?/p>
見出作者的一種感受,夜間下雪時特有的靜,環(huán)境的幽靜,也寫出了詞人心境的空寞,梅
花也該開放了。
“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折一枝梅花寄給情人,表達思念,但雪深無法辦到?!皣@”
字見出詞人的惋惜,無法表達則借酒消愁。
“翠樽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寫詞人與梅花都在懷念玉人?!按溟滓灼?,感情脆弱
,“紅萼”則更深沉,“翠樽、紅萼”,色彩本明麗,但在凄冷的環(huán)境中,卻構(gòu)成了一種
冷艷的凄美。
“長記曾攜手處,千枝壓,西湖寒碧”。插敘當年雪中賞梅的情景,“攜手賞梅”更顯出
兩人情意深濃,情趣高雅?!皦骸?,可解為花多、雪大,千枝花被雪壓住。紅妝素裹,雪
壓梅花的清影倒映在西湖的碧水之中,清影滿湖,“寒碧”與前面呼應,從頭到尾都在一
種幽冷的環(huán)境之中。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從插敘中轉(zhuǎn)入現(xiàn)時,“片片”連用,突出一種凋零感以及
詞人對梅落過程的關(guān)注、關(guān)情?!耙病睅в性~人輕輕地嘆息。“幾時見得”——“梅落了
,我?guī)讜r能再見”;“梅花盡了,玉人不在身邊,我何時能見到她呢?”兩種意思交融在
一起?!坝帧迸c“算幾番”相聯(lián)見出時間過得久,詞人思念之深。
姜夔的這首詞,將詠梅與思人交融,句句不離梅花,用梅花寄托懷人情思。上片的月中賞
梅與下片的雪中賞梅統(tǒng)一在幽冷的環(huán)境和詞人感情的范圍之中。今昔對比,以人襯花,人
花兩見。詠物但不粘著詠物,若即若離,取神離形,形雖略,精神亦出,“清空中”有意
趣,使物性、人情同境并生。
關(guān)于姜夔暗香和姜夔暗香翻譯的相關(guān)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guān)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