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詠梅在網上曬出了一組舊照,照片中年輕的詠梅烏發(fā)紅唇,身材曼妙,一頭濃密的長發(fā)更是羨煞旁人,不得不讓人感嘆青春的美好。
與照片中的詠梅相比,現在年過五十的詠梅多了一份歲月沉淀下來的嫻靜,在很多女演員陷入中年危機、容貌焦慮的年代,人至中年的詠梅,可以輕描淡寫的在媒體面前說出,不要p掉我的皺紋,那是我好不容易才長出來的。
詠梅的回答讓很多人都感到震驚,那么詠梅究竟是怎樣變得如此豁達的呢?
1970年,詠梅出生于內蒙。在詠梅出生時,詠梅爸爸給女兒取名森吉德瑪,在蒙語中這是“仙女”的意思。
詠梅的父親是知識分子,而她的母親則只是個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二人的結合完全靠著詠梅的祖母牽的線,因此兩個沒有共同語言的人很難在一起生活。
詠梅的媽媽有很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情節(jié),她將所有的愛都奉獻給了自己的兒子。因為性格不合,很快詠梅的父母就選擇了離婚,詠梅和哥哥跟著母親一起生活。
或許真的是女兒像爸爸,與大部分豪放的蒙古人不同,詠梅外表嫻靜,不愿外出交際,只喜歡坐在家里看書。
初中時,一次機緣巧合,詠梅和父親生活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詠梅的爸爸用行動教會了女兒,人永遠不要被欲望裹挾。
那時詠梅的爸爸是炙手可熱的工程師,很多老板都會斥巨資上門求詠梅的爸爸給他們畫圖紙,但很多都被詠梅的父親拒之門外。年幼的詠梅將父親的話深深記了下來。
1987年,詠梅考入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那個經濟迅速起飛的年代,很多人都感嘆詠梅選對了行業(yè)。那時的詠梅也不會想到,自己以后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演員。
雖然詠梅外表恬靜,內向,但她的內心卻是個極度叛逆的女孩兒,她最喜歡的,就是享受速度給自己帶來的刺激。
上大學后,她拿著自己打工攢下的錢買了一輛摩托車,每天就騎著這輛車來往于學校和各大演唱會之間。
在快要畢業(yè)時,詠梅經過欒樹的介紹成為了黑豹樂隊MV的女主角,這也是她第一次面對鏡頭。
畢業(yè)后的詠梅到了廣州的一家外貿公司上班,那時的詠梅見過很多老板隨身揣著上萬的現金,也見過很多年輕女孩因為錢選擇墮落。
那時的詠梅腦海中就會想起父親對自己的告誡,堅守自己的內心,不被欲望裹挾。面對花花世界的詠梅自始至終都保持著頭腦清醒,但命運總是喜歡在不經意間給人一個驚喜。
1993年,黑豹樂隊到深圳巡演,詠梅和欒樹意外重逢。彼時的欒樹剛剛經歷了女友和哥們的雙重背叛,當詠梅聽到欒樹的歌曲《美麗天堂,沒有悲傷》時,她深深的被欒樹打動。
一來二去,兩人就迅速擦出了火花。為了能夠和男友在一起,詠梅辭去了自己穩(wěn)定的工作,收拾好行囊跟著欒樹遠赴北京。
在北京沒有根基的詠梅進入了許戈輝的工作室,和他共同主持一檔節(jié)目。
因為詠梅人淡如菊的性格,許戈輝對這個女生印象十分良好,1995年,通過許戈輝的介紹,詠梅拍攝了人生第一部戲《牧云的男人》。
比起一個月八百的死工資,第一次拍戲的詠梅就轉了一萬塊。被巨款砸中的心情,饒是平日里無欲無求的詠梅也不禁翹起了尾巴。
在這之后,詠梅陸陸續(xù)續(xù)又接了好幾部戲,攢下了不少的積蓄。那時的詠梅還沒被生活磨練,甚至隱隱有了非女一號不演的驕傲心理。
但這種虛榮心很快就被戳破,在《夢開始的地方》拍攝時,詠梅第一次和陶虹、李雪健等大腕合作。
在陶虹和李雪健的戲份中,陶虹即興發(fā)揮抽了兩口李雪健撇下的煙頭,這一動作是劇本上沒有的,可是正是有了這一表現,劇中的人物才變得鮮活起來。
那時,詠梅將自己剛剛揚起的驕傲徹底按了下去,從此詠梅就開始潛下心來拍戲,不再對女一、女二這樣的番位耿耿于懷。
在2004年,隨著《中國式離婚》大火,在劇中演技爆棚的詠梅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對于一個明星來說,走紅本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但對詠梅來說,爆紅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煩惱。
女兒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換做普通的父親應該會欣喜于女兒取得的成就。但詠梅的父親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過問女兒的工作,只詢問女兒今天讀了什么書。
有這樣人間清醒的父親,詠梅沒有被眼前的浮華蒙蔽雙眼,耍大牌,反而沉下心來讀書,揣摩角色,更加充實自己。
演戲對于詠梅來說,并不只是賺錢的手段。在詠梅的概念中,她一直都在等待一個和她真正契合的角色,等待的時間或許很短,也或許很長,但詠梅并不會為此著急。
在詠梅和欒樹的愛情中,詠梅似乎一直在擔當著一個包容者的角色。欒樹迷戀上了騎馬,為此還組建了一個馬術隊,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
面對這種情況,詠梅并沒有因此抱怨,反而全力支持男友的喜好。后來欒樹被合伙人誆騙,負債累累,生活的捉襟見肘,詠梅拼命拍戲,為欒樹還債。
有人勸詠梅,憑借著欒樹在歌壇的影響力,只要欒樹隨便替別人寫兩首歌,這些錢也就輕輕松松賺回來了,不需要詠梅如此辛苦。
但詠梅并沒有把壓力施加在欒樹身上,隨后的幾年,兩人共同攜手,努力還債。直到2006年,兩人終于登記結婚。
36歲的詠梅已經算高齡產婦,備孕懷孕本就比她人困難,那時兩人的生活條件并沒有那么富裕,為了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兩人吧備孕計劃一拖再拖。
隨著詠梅事業(yè)的節(jié)節(jié)攀升,孩子更是遙遙無期。因為這件事,兩人曾爆發(fā)多次爭吵,終于在兩人都做好的當父母的準備時,2013年、2014年,詠梅的父母相繼去世。
在一檔采訪欄目上,詠梅曾說,由于母親早已確診了癌癥,她作為子女已經盡了最大的可能讓母親在生命的最后時光快樂舒心,對于母親能夠解除痛苦,她的內心更多的是釋然。
而相比于母親,父親陡然離世給她造成了重大的打擊,在那段時間中,欒樹一直耐心的陪伴她走出那段最痛苦的時光。
2017年,詠梅接到了《地久天長》的劇本,這是她第一次演女主角,雖然她沒有孩子,但生離死別的痛苦都是相通的。
為了演好這個角色,詠梅不惜到漁村學習織網,海風將詠梅的皮膚吹得又黑又紅,為了演好失去孩子的母親,詠梅專門和失獨母親聊了將近七個小時,摸清了那種情感的邊界。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詠梅拿到了柏林電影節(jié)影后,成為了第三位拿到這個獎項的“華語女演員”。
在頒獎典禮上,詠梅用幸運來形容自己的獲獎,但我認為這不是幸運,是詠梅幾十年如一日的積累,才換得了今天的榮耀。
大家對詠梅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qū)留言。